突破3000亿元!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州样板”发表时间:2024-08-02 15:15 7月29日下午3时,江苏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泰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万闻华围绕“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泰州样板’”作介绍。 会上指出,大健康产业作为泰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的地标性产业,是引领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抓手。目前,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根据规划,“十四五”末,泰州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 招大引强,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 高楼林立、厂房成片,平坦开阔的主干道两旁,集聚着一个个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十五年前,中国医药城拔地而起,在时间的长河里一路走来不断蝶变升级,成长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 中国医药城所在地泰州医药高新区,正是作为首个医药类国家级高新区应运而生。历经15年发展,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渐成规模、发展壮大”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医药城。图源:泰州发布 7月28日,邦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产业化项目在泰州医药高新区奠基,标志着生物医药园区开辟了新空间。 截至目前,泰州医药高新区已经集聚了1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招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宾度在内的14家全球知名跨国药企,初步形成了“4+2”特色产业体系,在疫苗、特医配方食品等细分领域上形成了比较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首次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十强,取得历史性突破。园区目前已有8家企业先后成功上市,资本市场的中国医药城板块正在形成并不断壮大。 图源:泰州发布 下一步,泰州将深入实施大健康全产业链培育工程,以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为主攻方向,以重大项目增量注入为核心抓手,集中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这里面,重点将巩固化学创新药和现代中药“压舱石”地位,促进疫苗和抗体药、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细分领域做强做优,抢占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力争“十四五”末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 平台搭建,产业创新有了“最佳助攻” 作为泰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核心阵地,泰州医药高新区始终尊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优先建设支撑产业裂变的重大科技平台,走出了一条“创新空间培育孵化、工业标房中试放大、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新路,较好地在园区层面解决了跨越“达尔文死海”的难题。 走进扬子江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一排排展示柜陈列着企业在心血管系统、消化道及代谢系统、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等众多领域的最新研发药品成果。作为科技部首批认定的全国创新型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联合北大、复旦等几十所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在生物与基因工程药物、小分子创新药物、新型递送系统等方面布局了下一代细胞治疗、原位凝胶等技术平台,构筑起大健康产业发展新优势。 图源:泰州新高发布 在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墙上陈列的人才榜引人注目。作为北大医学部首个校外合作实体机构,创新中心致力于为中国医药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北大动力”,推动北大医学部的科技、教育、医疗健康资源“嫁接”泰州重点打造的特色优势产业。 图源:泰州新高发布 接下来,泰州将紧扣产创融合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以组建运营泰州实验室为牵引,着力提高北大、复旦、南医大等在泰功能性平台运行质效,围绕大健康产业链完善覆盖关键环节的创新矩阵,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争取更多“国字号”“省字头”平台落户,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新技术新产业创新源头。 发展“大健康+”,让幸福之城成色更足 说起泰州这座城市的标签,除了“健康”,还有“幸福”,泰州已连续四年登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感从何而来?从一桌丰盛的“泰式”早茶,到靖江的肉脯、汤包等休闲食品,到兴化的农旅生态景点,再到姜堰的康养旅游、养生养老产业……这也是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鲜明特征:各板块差异化发展,注重医药制造与医疗、养老、旅游等健康服务融合发展。 泰州市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为核心、南部沿江健康制造板块和里下河生态康养产业基地为两翼、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功能区为支点的“一核、两翼、多支点”的“大健康产业雁阵”日渐丰满。 图源:江苏新闻 一翼向南,泰兴、靖江相连。围绕打造“鲜食之都”目标,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抢抓大健康风口,布局预制菜产业,目前已集聚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企业40家。靖江的重点则是在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和养生美食。 兴化处于医药高新区向北的另一翼,生态康养是其特色。近年来,兴化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四季有景的农旅休闲产业,还依托丰富的农产品,加快发展健康食品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兴化市联发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清洗香葱。图源:人民网 范尧 摄 下一步,泰州将围绕实现“全民健康”根本目标,以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普及健康生活为重点,探索构建“防、治、康、养”一体化大健康新模式,积极开展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城市创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和全民健身,促进健康与医药、养老、旅游等深度融合,更好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记者 汤心慈) 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