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康养”融合 助力建设健康中国发表时间:2024-02-21 15:23 健康,作为推动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石与经济社会繁荣进步的根基,备受各界关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核心内涵,急需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融汇智慧与创新的实践方案。“医疗—康复—养生”的三位一体模式(以下简称“医康养”),是进一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探索策略与举措。 创新赋能 优化医康养设计理念 医康养产业,以其整合“医疗、康复、养生、环境、文化和健康”六大要素的全局视角,打破了医疗卫生、康复保健、健康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个行业的壁垒,充分调动区域内的各类医疗、康复及养生资源,提供疾病诊疗、日常生活照顾、康复理疗、慢病管理、文体娱乐、环境体验、临终关怀等一系列多元服务,既是大健康产业的深度转型与创新升级,又是健康服务新兴产业形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升全民的生命质量与幸福感指数,党和国家对医养结合、康养结合的全局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医康养三位一体,有助于疏通各项政策之间的底层逻辑脉络,实现医养与康养的交融共生,成为极具革新意义的新兴业态,不仅释放了发展动能,还为广大民众带来福祉。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医康养产业对于提升民生福祉意义重大,具有以下创新潜质:一是普适性,即其服务链绵延深远,兼顾了老年人、青少年及亚健康群体等的多元化需求;二是人文性,即其人文关怀深厚,服务领域广阔,既关注身体层面的健康,又涵盖心理健康及精神层面的滋养,体现了高层次的健康理念;三是差异性,即其因地制宜,能够结合地域特色,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本土文化传统、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精准化、个性化开发;四是生态性,即其产业模式可自成生态循环机制,注重宜居生活环境的营造,对周围的环境友好,利于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和产业绿色升级。 统筹协调 完善医康养实践布局 医康养产业实践探索须植根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需求,聚焦关键领域,强化协同创新与多方合作,精心统筹规划,不断优化和完善实践布局,积极探索并开创新形态、新路径与新模式。 一要精心谋划医康养政策体系。一方面,需健全医康养服务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行业标准和指导规范,细化准入门槛、运营机制、成本控制、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法律规制;另一方面,在国家顶层设计基本构建完备之际,各地各部门仍需持续推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落地,以政策为引导,构建产业发展规范坐标,提升政策层次丰富度,巩固行业基石。 二要精雕细琢医康养产业空间布局。首先,要统筹整合医疗、康复、养生资源,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权利义务,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规划医康养产业模式。其次,应构筑起完整的医康养产业链条,囊括研发、生产、营销,以及医疗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健康管理、康养服务等相关上下游业态,倾力打造高品质、可持续的“医康养生态系统”。最后,积极推进组织形式革新,通过设立产业研究院、医康养联盟等多元载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深度融合。 三要完善医康养科研战略布局。结合特色研发方向,挖掘和培育重点项目,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场景;秉持开放包容理念,汇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始终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际需求,推动产业化进程。 多向联动 夯实医康养保障措施 构建优质且深度交融的医康养服务生态体系,不仅需要扎实的实践探索,还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机制。因此,必须从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优化及服务能力提升3个方面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多维度联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 对于新兴业态医康养,人才培养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加快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步伐,鼓励普通高校及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适当扩大招生规模;还可以激励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医务人员投身医康养结合服务,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团队,鼓励志愿者为居家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喘息式照护服务。 全国范围内医康养机构总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持续扩充并优化相关资源,特别是调动社区及各类相关机构资源;同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打造产业链条完善、产品革新突出、资本运作社会化、智能技术引领的高附加值健康产业格局。此外,还应注重建立高标准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确保服务的规范性、安全性,完善行业标准与运行机制,促进医康养服务连续性;积极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便捷程度,以适应多元服务层次与多样化需求。(作者 孙良丹 华北理工大学副校长) 来源:健康报 |